苏州地方宗教民俗志:地母娘娘佑东山

发布时间:2015-12-29
    明弘治十八年(1504),东洞庭山王鏊,西洞庭山蔡升辑修的《震泽编》八卷刻印问世。时任翰林院学士、礼部侍郎王鏊,在《震泽编》卷之一“两洞庭”目中曰:“东洞庭周五十余里,上有居人数千家,一名胥母,则谓尝子胥迎母于此也……”这位曾使“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一变”的大学者,首次在地方志书中对东山古称胥母山进行了解释,也使后人研究“上溯胥母久开辟”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胥母,又名伍母,春秋时楚国太傅伍奢之妻,吴国太师伍子胥之母。因古时胥母对开辟太湖东山有功,东山人又把她称为地母娘娘,意即天降地母,并在她定居后终其生的古槎湾立庙祭祀。
    胥母是位传说中的人物,她的丈夫伍奢与次子伍子胥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儿子伍子胥在吴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史书上颇多记载。但对他的母亲——胥母,却难寻史迹。出身于古槎湾的沈鹏年先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在所作《“胥母情结”与孙武研究》一稿中,终于解开了胥母山来历之谜。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奢因忠谏,与长子伍尚同遭杀身之祸。当时居住在城外的伍母得到丈夫和儿子被害的消息,马上与少子伍子胥分头逃离家乡。伍母出身将门,精通武艺,熟谙医学。自幼随父镇守边关,上过战场,救治过伤兵,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临行她告诫伍子胥:“中原无事,可居黄行。”又说:“江南土厚水深,博大宽广,退可避家难,进能谋发展,是此行之极选也。”(《地宝母卷》说表)伍子胥先行后,伍母遣散家人,尽散家财,然后孤身一人,轻装东行。她涉淮河、过长江、渡太湖,从洞庭水直达洞庭山。前有伏兵,后有追兵,饥饿、疾病、猛兽……伍母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吴地。她沿着漫长的太湖线西行,见湖中东洞庭山西南面有一座山坞,丛林深邃,涧水奔流,是一处极为理想的栖身之地。于是上岸在山坞中定居下来,取名安定坞,俗称安头坞。
    胥母定居东山后,为尚未开发的“荆蛮之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推进了东山农业生产的发展。她编了通俗简明的山歌,来教化和教导东山人。据原槎湾《地母殿灵签》上称:“要享福,多种竹”“若要富,多养鱼”“想穿绸,先养蚕”“健身明目要种茶”……在伍母的教化推动下,东山人普遍种竹、养鱼、栽桑、育蚕,培育了茶树和枇杷、杨梅、柑桔等果树,使东山的农耕生产发生了飞跃。据称,著名的东山白沙枇杷种子,最早就是伍母带来的。
    据古文献记载:我国枇杷的原产地在湖北省西部至四川重庆一带,其处古代属楚国之境。农业生产发展了,需要运销出山,交换生活所需的日用品。没有运输工具,于是胥母又教大家斫竹、伐木,编制成了一种名“槎”的水上运输工具具。“槎”舟聚居之湾,遂得名槎湾。据说,胥母还懂医道,采集百草为山人治病。凡幼儿生病、孕妇生病、孕妇难产、樵夫跌伤、渔人受寒……经过胥母药疗,立刻妙手回春。后来,伍子胥辅助吴王成立霸业,官封相国,曾多次到东山迎母,要胥母进城同享荣华富贵。东山的胥母山之名就由此而来。但胥母深知“伴君如伴虎”,不肯离山,仍隐居东山槎湾安头坞度过了晚年。胥母逝世后,东山人认为她是天降地母,奉若神明。在她定居的槎湾村建造了胥母庙,纪念这位开辟东山有功的巾帼女豪。
    到了唐代,古槎湾建保安寺,村人又在寺内建造胥母殿,并更名为地母殿。高敞雄伟的大殿正中,地母(胥母)娘娘站立在“槎”(即舟)上,迎风顶立,仪态万方。左右奉祀胥王(伍子胥)、兵圣(孙武)两尊神像。正殿胥母塑像身后墙壁上有一组三幅壁画,第一幅名“胥母照”,画面上青年孙武正在削竹、伐木、制槎,胥母手持油灯,正微笑望着孙武伏案在竹简上刻字。接着是“胥母墩(等)”,孙武在玉笋峰上沉思,胥母提篮上山,立在石墩上等孙武用饭。最后一幅是“胥母迎”,伍子胥带着随从入山迎母,胥母迎养不赴,誓不离山,伍子胥长跪在地……保安寺清代时毁于兵火,整座胥母殿也成了一片废墟。到了清咸丰末年,庙内双全师太又在庙之西南角建造了一座规制稍逊的胥母殿,重塑了胥母等神像。“文革”中胥母殿再遭劫难,成了堆放柴草杂物之地。2004年东山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筹资全面修缮了保安寺胥母殿,再殿内重塑了胥母、孙武与伍子胥三尊塑像。2004年4月21日,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吴如嵩将军等一行8人赴东山,至槎湾保安寺参观考察了胥母殿与孙武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