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游,为何只见“采摘”,不见“游”?

发布时间:2016-07-13

 

盛夏江南,瓜果飘香。李子、枇杷、杨梅、水蜜桃接踵而来,太湖边的各个果园也将一波波各有特色的采摘游推荐给游客。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方式,红红火火的采摘游成了市民隐于乡野、逸于自然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享受,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收获了新鲜的果实。

然而,随着人们对采摘游的熟识与了解,一些市民也对其指出了心中困惑:采摘游的“游”究竟在哪里?

前景虽佳 倦意已生

近日,笔者驱车前往洞庭西山,沿途经过数个草莓采摘园、现代农业采摘园、大棚果蔬园……一个个采摘基地映入眼帘。记者随机走进一家采摘园,此时正有四十来人的团队忙着采摘杨梅。

十岁多的小男孩在园子里边跑边吃,满口牙都染成了淡紫色。李女士边给儿子擦嘴边说:“每年暑假,我都会带孩子来采杨梅吃,一年也就一次,毕竟杨梅虽好吃,但吃这一趟也不容易!要起个大早从园区过来,太湖大桥周末客流量暴增,极易造成堵车,有次到这边都是午饭时间了,吃饭也是老大难问题,有时候只能自带干粮……”

笔者在走访时发现,尽管游客们在采摘时兴致勃勃,但抱怨确实不少。采摘园缺少服务设施,不少游客累了,只能垫张报纸在地上坐一会儿,或回到车里稍许调整就返程。不少路边大棚也都打着“采摘园”旗号,游客开车跑来,摘完往车上一放,二十来分钟就结束了采摘行程,周边也没什么风光景致、游玩项目,单单为了采摘而跑一趟,休闲放松的效果大打折扣,算算油费和时间甚至会觉得不划算,实在谈不上“游”到了什么。

火爆背后 心酸谁买单

笔者实地采访苏阿姨绿色生态果园,230亩的果园里种满猕猴桃、枣子、水蜜桃、黄桃、醉李、翠冠梨……提到“采摘游”,负责人朱女士无奈笑了笑,向笔者大倒苦水:“果园销售渠道基本以现场购买和网上订单为主,采摘游现在基本只接散客,前几年也赶过潮流,做了不少团队采摘活动,结果连保本都难,利润有限。”

朱女士解释说,入园费只有20元,不少人在里面玩一天,不管果子成熟与否,随意采摘,不甜就往地上一丢。果园里的水蜜桃品种金贵,甜度达到17点,一般水蜜桃只有14点,加之都用海藻粉养殖,成本极高,热销时一盒8只的水蜜桃要卖到150元。可近20元一只的水蜜桃到了游客手里,却一文不值。接待有些团队过后,发现地里全是啃了几口的水蜜桃。不少幼苗也被踩死,甚至有些并不是时令水果,也被人连枝采下。

自此,朱女士再不敢让游客自行采摘,游客看中什么就专门派阿姨采摘,游客只能在旁边看着。日子一久,采摘游也就不成气候,变得可有可无了。不过朱女士认为:“采摘游无非是打响口碑,游客在园子里吃了一天的水果,能买回去多少呢?何况自家的水蜜桃远近闻名,仅靠回头客都供不应求,实在不必凑这热闹!”

 

 

采摘游依旧火爆,口碑却日益下降。究其根本,种植户不满足采摘游高成本、低回报模式,从而转战网络市场,使原本极佳的采摘地逐步流失;游客出游也不满足于采摘与品尝,希望有更自由、独立的形式。因而,如何让采摘游在种植户和经营者的各种诉求里谋得平衡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析的问题。而当下,改变这种格局已迫在眉睫。

“采摘”为辅 “游”为主

业内人士认为,既然采摘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游方式,那么就应该在“游”上下工夫,合理配比采摘游的“摘”字在整个行程中的权重,更要赋予采摘游更多个性化的元素。将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商贸活动融为一体,改变目前采摘成本大、模式单一、配套活动不足的现状,这样采摘游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例如大棚采摘,可以通过科普知识讲解、相关文化展示、农事生活体验等打造特色主题,增加采摘游的趣味性与参与度;葡萄采摘园,可以介绍葡萄酒酿造知识,亲自体验酿酒过程,来提高游玩兴趣;各采摘点的基础设施也要逐步健全,在较大的采摘园中安置长椅、凉亭,设置便利店等服务设施。让游客不仅在园内采摘,还能有地方品品茶、赏赏景,从而延长逗留时间。

种植户也应摒弃“单打独斗”模式,走复合化道路,旅游线路里融进古村古居等自然人文元素。人们在尽享摘果之乐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人文、地方民俗。采摘游要发展好一个“游”字,需要以采摘为引线,进一步延展产业链,扩展性地穿插饮食、住宿、购物、娱乐等多种元素,满足游客各个方面的诉求,将单一的农作物采摘发展至多元化的休闲农家乐生态、体验式的旅游,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真正满足游客对采摘游深度需求。

(供稿:行政管理中心 编辑: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