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花山隐居一宿禅

作者:太湖旅游集团   发布时间:2015-05-26

苏州美,如一阙如梦令。喜欢苏州,去得多了,就以为自己对苏州很熟悉了。这次听人说花山。花山在哪里?不但没去过,也没听说过———方知过去自以为是了。
  
到了花山,才知道什么叫别有洞天。姑苏城中的美是将现世的讲究经营到极致,这里却是骤然和红尘拉开了距离———山是野的,石是奇的,林是幽的,水是碧的,氛围是静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了无心机。猛抬头,发现连空气都像明前碧螺春那样,碧绿生青。正暗想:这种地方适合隐居,忽见山石上刻着:落帽石。这说的是古人到这里放下官帽,从此弃官隐居。不禁莞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花山是名僧参禅、高人隐居之山。东晋“般若六大家”之一的支遁在此面壁三年,参悟禅机。南宋张廷杰归隐山林,在此营造别业,闲来垂钓。明末“吴下三高士”赵宧光、朱白民、王在公在此雅集,悠游清谈,品题山水,邀清风朗月共醉。
  
一个“禅”字,一个“隐”字,这是多么深厚的历史底蕴,何等风雅的文化底色。
  
第一次到花山,觉得花山有三奇:第一是,花山的摩崖石刻,三百余处名人手迹,真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第二是,翠岩寺遗址,这座宋代古寺,和圆明园一样,“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石头了”,那些残骸般的石柱令人震撼,远比修复得焕然一新要好得多。第三是“五十三参”,就是在整块山石上凿出来的五十三级石阶,据说是为了迎接皇帝临幸,僧人们一夜之间凿成的,不论真伪,这五十三级台阶像是从大山里面长出来的,端的是大气磅礴,元气浑然!和它相比,所有用石条砌上去的台阶,再平整再精巧,都黯然失色。
  
此山还有一个奇处,就是一山二名,东面被称为花山,西面被称为天池山———想必是因为山腰中有一汪泉水名唤天池。“一座山就一座山,怎么用两个名字?”见我还是有点不接受,同行的苏州朋友说:“就像苏州的双面绣嘛!”这个妙喻,令我恍然大悟,而且抚掌称快,姑苏真是人杰地灵啊。
  
没想到这次的住处才是最大惊喜。小小一处山间客舍,叫作“花山隐居”。好个清净的所在!院落无尘,园子清幽,客房内是极简风格,一色儿的天然本色:木、竹、麻、布、瓷,更兼竹帘低垂,山光柔映,清芬细透,满室的宁静清雅。
  
更令人惊奇的是,房间里没有电话、电视,更不用说网络了。现在的人,早就失去了“独自”的空间,即使一个人在宾馆房间里,各种海量信息还是通过电视、电话、网络,无孔不入地渗入你紧闭的门窗,全世界的天难、人祸、奇闻、巨变……随时闯进你的私人空间和私人时间,让你日夜不得安宁。隔绝了铺天盖地的信息喧扰,这才能真正的“独自”一回,得一个清净。“独自”够了,楼下有茶室、禅室,可以去品一盏香茗,翻几册闲书,写几行小楷,也可以听禅师说禅,抄一段经文,打一套太极,练几式瑜伽……
  
现在的人都太忙了,浑忘“忙”字写来即一个“心”加一个“亡”,可知“忙”则“心亡”———心窍堵塞、情致荒芜、性灵窒息。如何避免“心亡”?逃离尘俗、远离喧嚣、脱离机心。目不杂视,耳不杂听,心不杂念。静则安,安则定,定则空,空则明。清净通透,与世无争,性灵涵养,怡然自适。
  
“时事方扰扰,幽赏独悠悠”,白居易的这句诗,真正道出了花山的好处。花山隐居,像一个密码,更像一声召唤。花山正好,何不归来?山中花开,可缓缓归矣。追慕古人,卜筑于清净之地,仿效前贤,隐居于山水之间,是真风雅,也是大奢侈,今天的多数人只能止于想象。那么,暂息尘心,小住几日,岂不大妙?
  
入得花山,不必苦修,处处都是悟境;不劳寻觅,时时都是相遇:与山水相遇,与静谧相遇,与古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一个本真、宁静、愉悦、通透的自己。
(文章来源: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