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那时民国的春天

作者:张翔   发布时间:2015-07-22

    

    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历来是一处风水宝地,无论宰相、商贾、僧人皆定居于此。

    穿过东山至今犹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古弄小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花大楼便近在眼前了。

    雕花大楼,原名春在楼,取“向阳门第春常在”之意而名。春在楼主人金锡之是东山本地人,少年时,随同乡前往上海一家典当行作学徒,因其聪明好学,几年后便出任董事。随后他又自设商号,经营棉纱、棉布、石油,通过二十多年商海的奔波,届时家产已逾百万。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衣锦还乡的他遭到了当地“席、严、翁”等大家族联合排挤,几经周折,终于在兄弟金植之的帮助下动工建造了春在楼。


    春在楼座西朝东,建筑格局遵循明清遗风,建筑装饰集结了木雕、砖雕、石雕、堆塑、彩画、壁画等艺术形式。无论是梁架构造还是室内装饰,其形式之多样,手法之细腻,用材之奢华,耗资之巨大,在近代私家建筑之中是绝无仅有的,无愧为“江南第一楼”的美誉。

    春在楼宅院面积5500多平方米,由照壁、门楼、前楼、后楼、附房等建筑组成,并呈纵轴线对称布列。前、后楼之间,有厢房和回廊联结,成走马楼形式。

    走过荷花池,便来到正门门楼。正面门楼的砖雕分三层,中坊是“天锡纯嘏”4个大字,喻意天赐洪福;上坊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佛手、祥云等图案,下坊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均是吉祥之意。进了大门,回头继续看门楼上的砖雕,也是精雕细琢。与“天锡纯嘏”相对应,这边中坊写的是“聿修厥德”4字,为清代书法家尹立勋所题,意为修行积德。整个门楼的雕塑组画,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含意隽永。门楼施精细的砖雕,主楼的梁、枋、桁、柱,隔扇门窗,均以雕刻装饰,充分体现了苏派建筑、香山帮匠人精当细致的艺术特色。


    再往里走,便是真正的春在楼了。走过前厅,上楼来到客厅、书房和卧室。这里是原主人日常起居的地方,卧室内藏有暗道,通往三楼的藏宝阁。春在楼在设计时,采用了三楼收身两檩的“假三楼形式”,人站在楼外或者天井中,根本看不到三楼,增强了春在楼的安全性。最后下楼来到的是春在楼的花园。这里生长着一棵360年树龄的孩儿莲。孩儿莲因其娇小玲珑的花儿型如莲花、且花色红润像孩子的脸而得名,其花冠直径2厘米左右,开花时花柄弯垂,呈倒挂形状,如红灯笼一般。因为只开花不结果,根系又脆嫩状如豆芽,因此存世的孩儿莲数量已经十分稀少。这棵三百多年树龄的树王已经被国家挂牌保护了。


    再看春在楼,香山工匠雕刻精妙,鬼斧神工;楼宇高大宏敞,富丽堂皇;雕刻匠心独具,鬼斧神工;屋内珠光宝气,辉煌夺目,犹如置身上界琼楼玉宇,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