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花山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8-08
    作为一个地道的苏州人,不晓得花山算不算无知?
    花山背后的天池山我是知道的。做小学生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去过好多次。学校大概是图便宜,那时候还不要门票的。也图方便,喊喊口号,咬咬牙,徒步就能走到。小孩子嘛,就图个开心,去哪里都是一样的。反正隔夜一定兴奋得睡不着。反正第二天一路叽叽喳喳就到了目的地。到了先吃带去的食物,吃完差不多也就该回家了。好像春游就是为了去吃东西的。所以天池山究竟长什么样,我现在还真是想不起来。
    花山和天池山其实是同一座山,不同的朝向,名字不一样。东南面叫花山,西北面是天池山,它们是同一个身体的前后两面。
    看一个人,要是说从背后看的是身段,那么正面看的就是长相了。花山的模样,怎么说呢,途中的一处石刻颇能概括,就两个字:山种。相传为王羲之所书。王羲之在尽览花山之后,作出了此山能体现山之百态的感叹。能体现山之百态,我认为是极高的评价。山的姿态各异,像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险峻,嵩山翠秀,恒山奇崛,那花山的招牌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管理者对自然景观的尊重和保护,使得花山至今依然是个朴实自然的美人。不像有些景区,描眉画眼地,愣是画蛇添足地把自己搞得不伦不类。
    花山不高,不险,但生机灵动,气息平和通透,这样的山不会让人产生畏惧感。它甚至是温婉的,沿碎石古道向上,一路鸟语花香,青松翠柏夹道,依稀还有潺潺水流声,清幽宜人。
    一座山,如果只是让人产生要爬到顶去征服它的高度和险峻的愿望,我觉得是不好玩的。一处景点,如果你去过之后,回忆里满是气喘吁吁的汗味,也是不好玩的。出门,爬高落低地出汗,那不是游玩,是运动。
    花山不算出名。人怕出名猪怕壮。景点也怕出名,一出名就变成人挤人的游乐场。拥挤的人流是煞风景的。没错,你是在风景里,可景致要透过人群的缝隙要越过人群的脑袋才看得到,这算怎么回事。人在拥堵的环境里是会烦躁的,往往只剩下一个念头:向前,向前,恨不能扒拉开人群,尽快摆脱出来。这和现在的社会何其相像啊。因此我觉得宁静清远是花山的“眼”。我甚至暗暗希望花山不要做过多的宣传,不要让那些习惯“到此一游”的人到此一游。
    我喜欢花山沿途的石刻。有趣味,有意蕴。一块巨石,正面书“菩萨面”,边侧刻“人面石”,变换角度,多看两眼,像的。“且坐坐”,形状如蒲团,得闲来坐坐,自在不拘。“隔凡”,意为与凡间相隔。下面为凡间,上面为仙境。汉字是象形文字,“仙”字是人在山边,而一上山就隔凡成仙了。
    如果花山真是一个人,我能不能说这些石刻是他身上的文身呢?当然不是老外常搞的那种密密麻麻一片乌黑的纹身,而是讲究情趣意境追求气韵生动的中国水墨画。
    游览过花山后,改天我想绕到它后面,再打量一下它的身段。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戴来   编辑:lyl)